图片
婺源旅行社
 
文章正文
婺源串堂班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3-01-05 14:05:07    文字:【】【】【

    婺源民间每有婚嫁寿诞等喜事,都会请串堂班在宴席间演奏,场面十分热闹。客人边吃喝边听奏乐,别有一番趣味。
    串堂班是一种民间音乐组织,成员一般六到八人,有的是以此为生的乐队,有的是农闲时临时邀集而成,如今基本上是后一种。串堂班有大锣、云锣、小锣、鼓、钹、唢呐、笛子、二胡、京胡、三弦等乐器。每人擅长二三种乐器,班主由文、武场技巧全面者担任。
    打击乐器固定在一个特制的担子上面,可挑可拆,便于串堂。
    大户人家婚娶寿诞,为求吉庆热闹,必请串堂班。除礼仪有固定的乐曲外,宴请宾客时,亦请串堂班伴奏,以示对宾客的尊重和主人富有。
    有时,逢村族喜庆或私人“堂会”等场面大而隆重的活动,串堂班亦可唱戏。乐者担任戏中某个或几个角色,生旦丑末净唱念兼备。腔调有微腔、京腔、黄梅戏等。

简介

  串堂,是一种民间民俗音乐艺术形式,流传于赣东北地区(江西上饶一带),为群众喜闻乐见。从事这种民间民俗音乐的组织,叫“串堂”班社。其成员都是业余的,平时该干啥干啥。有人邀请,他们就聚集起来,走村串户,堂前一坐,吹吹打打,说说唱唱,故名“串堂”或“打串堂”。一个“串堂”班社,少则五六人,多则十几人,人人都能吹拉弹唱、敲击演说。
编辑本段
起源

  串堂,是一种民间民俗音乐艺术形式。这种民俗音乐,产生于北宋末年(早于“弋阳腔”)的广信和饶州的乡村。其早期剧目杂以民间小调,耳口相传。到了明清,便有了折子(剧目抄本),并广泛流传于赣东北、闽北和浙西。从事这种民间民俗音乐的组织,叫“串堂”班社。其成员都是业余的,平时该干啥干啥,有人邀请或逢年过节,他们就聚集起来,走村串户,堂前一坐,吹吹打打,说说唱唱,故名“串堂”或“打串堂”。一个串堂班社,少则五六人,多则十几人,人人都能吹拉弹唱、敲击演说。
 

主要乐器

  “串堂”的主要乐器,有锣、鼓、钹、箫、笛、板、唢呐、胡琴、三弦等。
编辑本段
主要剧种

  “串堂”的主要剧种有赣剧、徽剧、京剧、采茶剧、越剧、黄梅剧等。
编辑本段
主要剧目

  “串堂”的主要剧目有《过街锣鼓》、《十番锣鼓》、《拔子调》、《满堂福》、《麻姑上寿》、《观音送子》、《龙凤配》、《郭子仪上寿》、《穆桂英挂帅》、《玉堂春》、《碧桃花》、《八仙飘海》等。据了解,赣东北各地主要剧目总数有100多个。
历史沿革

  “文革”以前,赣东北各地人口较多的自然村,至少都有一个“串堂”班社;聚族而居的村,“串堂”班社属于宗族。村里每逢社火庙会、迎神赛会、求雨祈福、节日舞灯等宗教娱乐活动,人家结婚、做寿、建房、生子等喜事,都要请“串堂”班热闹热闹。
  “串堂”演出,鼓乐铮铮,琴声悠扬,曲调欢快。操琴的,打鼓的,唱戏的,无不投入。音乐和唱腔,或与地方与民歌小调相结合,或圆润清丽,或粗犷豪放,或委婉甜美,或厚朴雄浑,或如清泉幽咽,或如飞沙走石,或如皓月流水,或如翻江倒海。
  村里请了“串堂”,村人就将条凳竹椅把“串堂”围个严实。在厅堂演唱的,大门被堵塞。在屋外晒场演唱的,孩子们则悄悄爬上枣树或梨树,一边吃着,一边看热闹,还用光脚丫子在树干上击着节拍。
  “鼓儿敲,唢呐响,二胡一拉心飞翔。这家邀,那村唱,唱得人心乐陶陶。”
  “唢呐声声喜事来,深情并茂显身手,小鼓敲出家家乐,二胡一响嗓子痒,我也上场来一曲,大家都来打串堂。”
  “夜天深更半,处处有戏看,鸡叫天要亮,串堂还在响。”
  这些民谚,说明了“串堂”这种民俗音乐在赣东北民间流传之广之深之魅力。
  
  串堂
改革开放初期,“串堂”这种民间民俗音乐艺术一度得到发扬光大。人们抹去乐器上的尘埃,各地各村都恢复了“串堂”班社。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乡村里的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了,加上年轻人对这种古老曲艺兴趣的降低,各地乡村里的“串堂”班社已所剩无几。
 

 
脚注信息
婺源徽姑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携手景德镇运通国旅旅行社有限公司共同打造
本站关键词:婺源旅行社 | 江西婺源旅行社婺源商务会议|婺源一日游
Error: Fold (./) is not writable